結束一桶專棄 拯救過期食物

City

發布時間: 2015/09/25 14:08

分享:

分享:

相片來源:iMoney智富雜誌

食物講求新鮮,環保工作者馮詩麗在假日市集買的食物卻「保證過期」,嚇走了一半人,不過亦引起了一半人的好奇心試食過期食物,用自己的五官重新為食物定期限,拯救要送去堆填區的過期食物,甚至要將剩食問題轉為商機。

相片來源:iMoney智富雜誌

馮詩麗本身從事環保工作,自己亦創辦「結束一桶專棄」,組織一群熱心環保人士在每次大遊行如六四、七一遊行後,幫手清理回收廢物,又在雨傘運動時派水以減少膠樽廢棄,而今次的過期食物攤位是她去年在地球之友任職時,做的一個關於過期食物研究的延續。

研究結果發現逾80款未開封、但過了「最佳食用日期」的食品均符合食用安全及衞生標準,可安全食用,但同時在逾600位的受訪者中,有兩成多人發現食物過了「最佳食用日期」後便會即時丟棄,反映市民未必能分清「最佳食用日期」及「此日期前食用」的分別。

香港人在食用日期方面很守規矩,但不會深究日子上的那一行字,到底是『此日期前食用』,還是『最佳食用日期』,只要見過了期便會下意識拿去掉,造成浪費。

馮詩麗指,

「最佳食用日期」是製造商參考其他生產商而定的一個期限,食物的質量或營業含量在期限前是最好最高的,但過了期限食物並不會立刻變壞,所以這是食物品質的問題而不是健康的問題。


講多無謂,試食最實際,所以馮詩麗在市集擺攤提供免費讓試食過期果醬、餅乾、茶等,讓市民回歸最初基本步,用自己的五官去看、聞甚至試食過期食物,而不是單憑一個日子去定食物的生死,同時亦在試水溫看看過期食物的市場潛力,賣由朋友或有心人士捐出來過期食物,或從超市買回來快要過期的零食,將過期食物變成商機。

相片來源:iMoney智富雜誌

在外國已有不少專賣過期食物的商店如美國的The Daily Table及英國的網店Approved Food,而香港的剩食問題嚴重,按地球之友的調查推算,每年有多達1.56億件的過期食物被丟棄,所以馮詩麗指當中是有空間的,可向供應商的買入快過期的食物再轉賣,既幫供應商解決存貨問題,又減少不必要的浪費,所以希望找來有心的供應商一起拯救過期食物。

相片來源:iMoney智富雜誌


全文刊於《iMoney智富雜誌》第413期(收費閲讀)

iMoney智富雜誌facebook

撰文 : iMoney智富雜誌